8月12日上午,在蒙山路市场外,经营户韩引莲按照充电桩上的指示要求,给自己的电瓶车充上了电。“以前充电桩少,来得晚就充不上,要时常跑出来看看有没有空位。现在装了这一排充电桩,方便了很多。”韩引莲说。
原来,蒙山路市场内拥有90余个摊位,加上周边100多家沿街商铺,日常充电需求较大,但由于充电设施缺位,导致“飞线充电”现象严重。针对这一问题,今年3月下旬,石化街道依托“石话实说”人民建议征集品牌收集群众意见,在蒙山路市场外的道路旁安装了48个智能充电桩,满足周边约60户市场经营户及沿街商铺店主的日常充电需求。
据介绍,充电桩选址按照方便商户日常使用和确保消防安全两个原则,最终选定蒙山市场外围区域、市场主干道的开阔地带,以及市场内相对安全的公共卫生间后方区域三个位置作为安装点位。
除了解决充电难问题,今年上半年,石化街道还通过“石话实说”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民意,精准对接市民需求,推动解决停车难、吃饭难等问题,真正实现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。
石化街道信访办负责人赵越表示:“今年以来,街道重点围绕居民反映的‘急难愁盼’问题开展攻坚,包括山鑫公寓减速带设置、小区停车难、特殊群体监护人指定等民生难题。通过多部门联动会商,目前已解决20余件民生诉求,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”
今年起,石化街道还启动了困境人群居住改善项目,为辖区内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厨房、卫生间、卧室等区域的改善类无障碍改造,有效提升困难人群的居住环境。
在石化十一村的一户居民家中,室内石砖墙体已砌筑完成,马上将开展老旧管线更换及无障碍设施安装等工作。据了解,这户人家的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,平时走动容易磕磕绊绊,此次改善项目不仅让孩子的日常活动多了一份安全保障,还减轻了家庭的负担。
石化街道深入了解每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,与施工方一起为每户家庭量身定制了“一户一策”的改造方案,确保改造内容能够切实解决残疾人“出行难”“如厕难”“洗澡难”等问题。
“自该项目年初启动以来,我们进行了全面摸排,决定对辖区内8户重度残疾且无业人员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,切实提升他们日常生活便利性。”石化街道残联负责人俞琼介绍说。